他的军队,分为数路,立即拥至金国北部各省。在平地上,蒙古人是稳操胜券的。无疑,最强的军队常常是属于金国方面,在技术上他们远远优于蒙古人。然而,恰是因为他们的累赘的军械,他们的弩,他们的火炮,用了几百人来放,一遇到成吉思汗的便捷骑兵,就失去了一切的作为。
反之,在围城战中,蒙古人蒙受到重大的损失,那些城垣防守周密,因而在初期,蒙古人进展十分缓慢。不久后,他们采取另一种战略,即按期退出长城外,而每年闯入金国地面。因此,战事拖延了四年之久。蒙古人恐怕得不到胜利,因为敌方随时从生产不竭的土地得到新的财源,因此他们改用恐怖政策。他们特意蹂躏地方以惊骇金人。六十个城市曾经被洗荡了,整个整个的行省被蹂躏了。
蒙古人的作战方法与时俱进。他们想出了可以保全他们军马的一个妙策。这个策略便是在进攻要塞的时候,骗当地人民走在他们前面;守城者因此不得不向他们自己的同胞射击。这种酷毒手段的成效是很可观的。到了一二一三年,金朝宫廷发生了叛乱,为首者是一名元帅(即胡沙虎)。皇帝被杀了,一个年轻的皇子作为军人党羽的傀儡登上了皇帝宝座(是为金宣宗)。
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成吉思汗敏锐地觉察到了,趁着混乱状态发起了对金国都城的进攻。他迅速集中其军队后,于这年秋突然出现于北京周围,金国的心脏被包围了。
因为多次的事变,金国军队的信任度极度降低,因使开城出战的计划终于放弃不用,实则这个计划大有成功的希望。他们恐怕兵士一旦出城后,只有逃回自己家里,或甚至向蒙古人投降。
可是,成吉思汗还不想作最后决胜的进攻。流行的疫厉,及其军队不习惯此地的暖湿气候,这些曾削减了蒙古军队的战斗力。因此,双方同意议和。金朝皇帝同意立即交出一位公主及多名人质,并献出大量的金银;蒙古军队占领北部若干要塞。议和即成,成吉思汗的军队回到了蒙古。
半年后,金朝皇帝以北京位置过北,不宜再做都城为由,于是迁往南京,即河南省的开封府。成吉思汗大为光火,认为这次迁都行动违反和约,因为,金国皇帝想藉此来躲避蒙古的势力。另一方面,南宋以金人迁都于黄河右岸,即接近宋帝国疆界的所在地,危害了宋朝的安全。因此,大家都要陷金朝于不义的地位了。
当成吉思汗再度出现于金国地面的时候,在北方各省中,基本上再也没有遇到任何抵抗,因为这些省份自认为被金国皇帝欺骗、遗弃了。金朝军队那么匆忙、那么神秘地离开了北京,甚至使皇室妃嫔都落在宫殿里。唯有人民自发起来做了一番拼命的抵抗,然而,他们毕竟不是蒙古人的对手。北京很快陷落了,许多金人,其中包括很多被军队所遗弃的长官,他们都自尽了。
经过战火的洗礼,北京城的昔日繁华已经不复存在。最后,蒙古军队一把火烧掉了金朝的皇宫,大火一月未熄。
第二年,蒙古人再次进入金国,直至南宋帝国的疆界,而且威临金朝的都城开封府。幸亏河北省发生了一番危迫的叛变,才使都城免于被扑灭。蒙古人放弃了黄河南岸,不久后,成吉思汗回到他的故土,准备去征服世界的另一地方。他在华北留下了一员最优秀的将官木华黎,连同三万名蒙古军及若干补助队,以完成其征服金国和南宋的事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