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害极大的“外出郊游”浪潮(3)

3年之后,在慕尼黑的一次集会上,希斯菲尔德被德国民族主义分子的子弹所伤。1923年,在这同一城市,他又躲过一死,但颅骨被打开了。德累斯顿一家报纸评论道:“长着一脸大胡子的人永远死不了。马格努斯•希斯菲尔德受了那么重的伤,报上文章说他已经死了。但今天我们听说,他已经痊愈了。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,很可惜,那些残忍可耻的、我们人民的谋杀者未能达到他们的目的。” [47] 他去慕尼黑是为了给里查德•奥斯瓦尔德的影片《和别人不一样》做宣传,同他一道去的还有当时的著名演员、影片中同性恋的主要扮演者康拉德•法伊特。希斯菲尔德对此片全力支持,他本人也在影片中露面。这是同性恋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影片,也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同性恋影片。 [48] 该片完成于1919年,它的一部拷贝在纳粹的大焚烧中,奇迹般地幸存下来,被人在乌克兰找到。影片叙述的是一个同性恋的敲诈勒索故事,有审判、有自杀,也有为了废除“175”条款这个灾祸之源所引起的诉讼。在这部无声电影的结尾处,银幕上打出了这样的文字:“我们希望看到这样时代的到来: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,社会良知不再沉默,真理不再成为谎言,爱情不再变成仇恨。” [49]

影片放映尽管取得巨大成功,还是遭禁演了。然后,纳粹抓住了民族主义分子和反犹分子两股力量,对希斯菲尔德进行跟踪追捕。像在维也纳所做的那样,他们会突然在群众集会中出现,开枪射击,在参加会议的人群中制造恐怖气氛。纳粹报刊上不无调侃地写道:“你们没有必要活着,但我们德国人必须活着。我们活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战斗。要战斗就要有男人的刚强气概。要保持刚强气概就需要有严格的纪律,特别是在做爱这件事情上。自由爱情和畸形心态都是同纪律相违背的……因此,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淫乱,尤其是同性恋,因为它剥夺了我们解救人民的最后机会,人民至今仍戴着沉重的枷锁。” [50]

被驱逐出德国之后,在外国他更加不易被理解,特别是在巴黎。在那儿,社会上的同性恋运动被人当笑话看待。某些个人主义唯美艺术家如科莱特的伴侣威利,对希斯菲尔德的评价就很苛刻:“他的理想主义同某种贪婪做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比如他的刊物、他的影片以及他的协会,都是些喧喧嚷嚷、华而不实的宣传,只能给出一些供咨询的参考意见……他非常懂得如何利用同时代人反常的好奇心。” [51] 不久,他被巴黎驱逐,他在那儿未得到任何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