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财猫咪资源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同性 女人
查看: 884|回复: 29

一个大学教师的职业回忆

[复制链接]

205

主题

139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509
发表于 2022-3-8 18:46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 留校本科生

  80年代前半段,进入高校工作远没有现在困难。现在至少是硕士,好点的学校都要博士。当年本科毕业便可以留校教书。我就是从留校的本科生开始的大学教师职业生涯。

  我的本科母校是50年代建校的部属高校。说不准是三流还是四流,在部里还能算第二方阵的前列。我刚入学时,全校只有9位副教授,没有教授。学校的学术骨干(这是现在的说法),当时多是从同部所属的二流高校淘汰下来的,因为政治问题或生活作风问题。在我毕业前,学校毕业了第一批硕士,其中一位硕士还教过我的课。后来听说他到深圳发展,做得很不错。

  我读这所学校是双重错误的结果,所谓祸不单行。先是高考没有考好,比预料成绩低20分,当年仅是400出头。再是志愿没填好,报的专业体检都不合格。本省有所大学(现在也是211了)曾主动与我联系让改志愿,被我拒绝了。我已经做好复读一年再考的准备。后来,家长觉得还是马上读大学好。我父亲去趟省招生办,当时各大学的招办多撤摊了。本市这所大学收留了我。这样我成该校当年录取分数最高的学生。

  在大学里的学业成绩并不突出,主要是专业兴趣的问题。我对数学特别感兴趣,而其它课程都是考试前对付一下,一般得良。最糟的还挂过一科。我的数学老师给我最初的鼓励,首次小测验得了满分,而且说我的答卷一个字不多,一个字不少。这位老师对我很好,还借我些内部印的题解之类,都是配合数学专业比较通用教材的。可惜,后来他病故了,书还没还。我3个学期的数学课成绩是99、100和99,而且据说没次考试后几个任课老师一起跳我卷纸中的毛病。后来,在首次校高数竞赛中得了第一名,也是唯一的一等奖。

  当时的基础部主任与我谈过次话,考问我一些概念之类。当时感觉问题都比较基本,如实数的分割定义、群的定义等。学校办个基础课师资班,我还去旁听过“近世代数”课,讲课的是位副教授,但真不觉得有多高明。该班比我高3届。如果只差1届甚至2届,或许就让我跳级了。这位主任也是奇才。名校工科专业毕业,但对数学感兴趣。后来教书时物理课没人上,又改物理了。

  我还有个转回数学的机会,考研究生。不过,我当时年轻气盛,急于证明自己,这自然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。我选定的目标是北京大学,与导师也通过信,指出她编写教材中的一点疏忽。当然,另个比较实际的打算是外语太差,反正考不上,不如报高些。最后的结果如我所料,英语没及格,似乎只有40多分,而且综合课也只有40分。转变的机会就被我荒废了。

  好在当时不像现在这样规范,学术权威的话分量很重。毕业时我留了校,而且还改了专业。





上一篇:走进在资产证券化(ABS)中扮演重要角色的CDO
下一篇:桥水基金:对中国股市自上而下的分析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5

主题

139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50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3-8 18:47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2 过渡的阵痛
    
  留校后,便开始了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涯。
    
  当时还有教研室,10来号人在间房子里“办公”。当然,教研室主要不是房子,而是种基层组织机构。刚留校的教师,教研室主任是最直接也是主要的领导。已经记不清当时教研室的所有同事。反正有10来个,似乎有一位快退休的副教授,但已经不是刚入学的9位副教授之一。几个年轻人都是本校师资班的毕业生,有些已经在外面读硕士研究生,后来都回来了,但有些后来出去读博后走掉了。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教研室的“官”很多,主任、副主任、书记、工会小组长等。已经忘了当时的主任是谁,还记得书记,因为他后来成了主任,又升了系副主任,最后在我离开时是学校的组织部长。
    
  教研室主任给我任务就是给老教师助课。他打开教研室的柜子,从里面拿出些教材和铅印甚至油印的教辅,借给我,让我回去好好做题。以免被学生问住。主任语重心长地教导我,一定要过教学关,开始第一次上课没上好,一辈子就完了。其它的,他什么也没说。
    
  学校当时还有个规定,凡是留校的新教师,都要管个学生班。于是,我也干起了班主任。这真是太为难我了,从高中起就没当过任何学生干部。而且,我本人的家庭当时算是富裕,因此学生中有生活困难的也让我很难受,也很无奈。更麻烦的是,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,虽然也没有什么利。还有,专职学生工作者(管几个班的辅导员)的作派我也不能接受。好在系里主管学生的总支副书记教过我,对我很关照。我一年的学生工作还算称职,但绝对不是轻松愉快。特别是,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不喜欢与学生交往。本质上,我只是喜欢与同类交往,“无友不如己者”。
    
  读大学时,我看过不少科学家传记,对大学教师职业有初步的概念。我内心深处时刻都在提醒自己,这不是我要的生活。我不想一辈子教实际上很简单的课程,也不想总是与些我不感兴趣的学生交往。当时的一切只是种过渡。“借得山东烟水寨,换取凤城春色。”改变后的情形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我要写论文,要考研。考试改变命运,研究改善生活。
    
  顺便一提,我拿到第一次的工资是一个半月的,共69元。第一年的工资是每月46元。同时,不断有同事和领导“介绍对象”。不过,我当时世故地认为,与领导和同事介绍的异性交往是件危险的事情,没成岂不是得罪了领导同事。因此,一概不询问细节便回绝,理由是自己还小,暂时不考虑成家的问题。现在看来,当时的做法实在是明智之举。在婚姻市场上,自己当时的市值很低,需要适当拉高,当然不能贸然出货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5

主题

139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50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3-8 18:4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3 研究规划
    
  我信奉“自我设计”,要给自己找条出路。最明显的就是考研,主要任务是提高英语水平。同时,要进行专业研究。对研究的内容,我有非常有预见性的规划。我现在明白,自己的研究能力只是一般或略高,但经营研究的能力远远高于平均水平。
    
  当时只是看国内研究文献。概括出4个相关主要方向。其中一个最容易上手,但不是很有意思,主要是中国学者在搞,暂时选为主攻,准备用作拿副教授的敲门砖,敲开后放弃。另一个很有意思,但上手比较慢,我便慢慢看起来,准备硕士毕业后再作为主攻方向。还有个介于两者之间,但相关的导师比较多,我准备选为硕士的工作。最后一个不是很适合,就放弃了。20多年后总结当时规划之下情况,结果非常令人满意。
    
  第一个方向为我出了无数论文,包括国内排第二的专业期刊上有3篇,《科学通报》上有3个简报。使我成了特批副教授,还几乎成了特批教授。更重要的是,我确实在拿到副教授后便开始放弃,要抑制住“造”论文的冲动并不容易,但在拿到教授前硬是完全放弃了。不过,当了博导后重新捡起,外行指导内行,培养了这个方向上的几位博士生。并且牵头拿过个省部级二等奖。我自己没有发表过国际论文,但我的学生发表过多篇(我是通讯作者),在这个方向上的国内学者中排第二或第三。因此,在这个小行当里入门早、学术地位高,可能仅次于该方向在中国的开山鼻祖,他拿过省部级一等奖。他的学生拿过2个NSFC的面上项目,我的学生拿过1个。除了他本人外,这个方向上再没有其他人从NSFC拿过项目。
    
  第二个方向上手比我预期的早。虽然硕士导师属于第3个方向的,但硕士论文是自选课题。博士导师是第4个方向的,但学位论文也是自选这个方向。这个方向上前期的论文产出差强人意。后面的发展潜力很大。合著的几本书我都是负责这个方向的相关内容。这个方向上最早出国际期刊论文,而且也有些国外包括美国同行的引用和好评。有些同行觉得我是这个方向上年轻一代的国内权威。在这个方向上也牵头拿过省部级二等奖,不过这方面相关工作人家有多项国家奖。而且,这个方向太热,我估计很难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。单纯靠这个方向拿不到项目,因此我在几年前把主要精力转走了。
    
  第三个方向我一直关注,但没有发现好的切入机会。终于在5、6年前,机会来了。博士后研究时转入这个方向,与前个方向适度结合。通过国际合作研究,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些特色。以在最权威的期刊上发表篇长文,并有本专著被国际著名出版社接受将列入权威丛书出版。几乎在所有相关国际期刊上发表过论文,国外学者的他人引用在各方向间是最多的,而且超过国内学者的他人引用。先后拿到NSFC的多个面上项目和一个标志性的项目。还有个学生在这个方向上拿到个面上项目。如果不出意外,这个方向是我余生的主攻,要拿省部级一等奖,甚至更高。
    
  第四个方向我从来没有介入,但我的博士导师是该方向的国内开山鼻祖。我的博士论文也对这个方向的某些内容略有涉及,主要还是做第二个方向。发表过国际论文,也有些他人引用,但不多。先后作为第二完成人获省部级二等奖两项。因此人们可能假设我多少知道些。其实我基本不知道。不过,外行指导内行,我培养了这个方向上的两、三个博士生,他们拿到两项NSFC面上项目。
    
  不过,就更大范围的研究规划,也不是完全成立。我曾设想自己在50岁后成为个哲学家。现在看来,毫无可能。倒不是哲学家有什么难当,而是我现在看来并不值得当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5

主题

139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50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3-8 18:49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4 报考硕士生
    
  留校是考研不成的结果,自然考研也是留校的归宿。学校有明文规定,考研只能在工作两年后报名,考研专业要与任课专业一致,考研机会只有一次,而且只能考所在部所属的学校。在部属学校中,我能考的专业最好的是省城所大学,几乎是我唯一选择。
    
  至于考试科目,数学基础应该毫无问题。两门专业课中有一门是我担任助教的,应该没有问题。另一门要准备一下,但问题也不是很大,凭别的科目的优势,我觉得能及格总分就没有问题。最关键的是英语。
    
  英语的学习是职业发展早期最严峻的问题,而这个问题的成功解决,直到今日还在受益。考研是全面打英语基础的第一回合,随后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及应考EPT, TOFEL, GRE,不断把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到新的层面。在准备考研时,反思了本科英语准备失败的教训,最主要有两条。其一,过分强调方法,总是想以最有效的方式学习英语。而学习英语与学习数学等专业课不同,重要的不是方法,而是投入的时间。其二,过分关注考试,强调“短平快”的语法和惯用法,忽视单词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。因此,我把学习英语和准备考试分为不同的时段,大大增加了时间的投入。特别利用自己阅读的兴趣,加大阅读量。曾将1个整月定为“英语月”,其中不读任何中文材料。同时,利用做家务时间听比较简单的英语口语材料。特别是在精读和泛读间建立种自己的特殊阅读方式,对能找到的所有教材,看单词,读课文,做练习。这段的最大收获,应该是对英语材料也有了阅读兴趣,有时爱不释手,通宵达旦地阅读。
    
  严格说,“考研”的说法不够确切,是“报考”。报名也遇到些小麻烦。按学校规定,两年后可以读研,但报名时工作还不到两年。我们几个青椒一起去找学校,学校说系里决定;又一起去找系主任,总算报上名了。
    
  我大学时的位好朋友已经在那所学校读研,不在我报的专业,因为我改了专业。他帮我打听些情况。本教研室有两位该校学成归来的硕士,还有位在读的硕士,因此,对那边专业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。但当时比较幼稚,没有与导师有任何接触。而且我选的导师也是位非常老实的书斋学者,不是该专业的大牌教授。与几位同事的导师也各不相同。
    
  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什么意外。初试成绩不错,具体分数不记得了,仿佛数学基础课和门专业课都是90分左右,另一门专业课68分。全专业总分第二,第一的反而是计划外的委培生,我是计划内的定向生。大学的好友专门到我家,说成绩出来后不同导师间在调剂,有位做横向课题见长的教授可能想要我,最好去见下导师。我马上去拜访了未来的导师,表示我自己喜欢搞理论工作。他安慰我说那位教授是问他要人,但给谁是他决定。
    
  再后来就是面试,考题很简单。有道题目我初中就见过。不过,我助教的课程中有道题目我没答完全。后来导师提下我的初试成绩,大家就不问了。这样,我就考取了硕士生,在本科毕业一年半之后。
    
  我的英语成绩比上次考研几乎翻倍,不仅及格过线,而且进了英语快班。那位排在我前头的委培生英语成绩与我一样,我们两人是全系,不仅是本专业,仅有的快班学生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66

主题

23万

帖子

68万

积分

超级VIP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684949

突出贡献

发表于 2022-3-8 19:47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
点评

谢谢您的支持!  发表于 2022-3-8 20:17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6

主题

80万

帖子

239万

积分

超级VIP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2390440

灌水之王突出贡献

发表于 2022-3-8 21:01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thanks for sharing

点评

谢谢您的支持!  发表于 2022-3-8 21:56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5

主题

139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50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3-9 22:51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5 读研
    
  研究生的生活没有我事先想象的丰富多彩。不过,还是比本科的生活有意思得多。特别是,我悟出许多研究生不知道的职业诀窍,多写快投。尽管当时写文章也不知道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。
    
  研究生的课程成绩不是很好。自己比较贪心,选了许多课,结果没有时间学好。我估计在硕士生中我的学分一定是最高的,不仅是当时,即使直到现在也如此。真正重要的知识,还都是我自己学的。我从来没喜欢过考试,读研时尤其如此。我的英语成绩在整个研究生远是名列前茅的,大概在5名左右,提前半年结束英语课程。不过,即使英语的绝对分数也不高。
    
  入学前后,我已经在开始尝试写文章投稿。第一篇文章是投家刚创办的地方专业期刊,居然被录用了;很遗憾,那家期刊还没等到刊出我的文章便无疾而终了。第二篇文章是投我任教学校的学报,审稿人是导师同课题组的另位教授。他说让我通过了,但显然编辑有不同的理解,因为没发出来。不过,文章开始写了,离刊出就不远了。
    
  早期的文章我当时就觉得不是很有意思。情况是这样,看国内发表的文章,有些觉得很一般。据我观察,许多高校青年教师都在某个阶段会有类似的想法。很幸运,有一天,我突然想到,与其感觉甚至议论人家的不好,还不如我也如法炮制,或许还能更好点。于是就开始写起来。潘多拉的盒子打开,就不容易关上。投稿一发便不可收拾,现在已经在国内外发表4百多篇,多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。这一切,开始于一个很朴素的想法,人家不怎么样的文章都发了,我的为什么不能。我是俗人,只能见不贤思齐。
    
  读硕士期间,发表3篇论文,都是属于前面“规划”中的第一个方向。2篇在本校(任教的学校,不是读研的学校)学报,1篇连同英文稿发在《科学通报》上。后者是我在这个方向上的重要工作。还有些投稿的论文,在毕业后陆续发出了。其中1篇文章属于“规划”中的第二个方向,发在国内顶级期刊。当时看到上面有位院士和学生的文章,我对他们的结果有一点点补充。随后10多年,我再没机会在那个刊物上发表文章,虽然有些工作我自己觉得在技术上更好。现在我总给那个期刊审稿,学生还有文章投过去。我自己打头的文章已经舍不得给她了。需要说明还有,所有这些文章都是我自己署名的。
    
  我入学时的硕士导师非常好说话。他给我个题目,我说不感兴趣,他就随我去了。他的主要职责是签字让我报销,我经常住在家里,却都算出差。报销往返路费,而且似乎还有点补助。导师有时甚至在空白的报销单上签字。在我就读期间,他就退休了,我成了他半个关门弟子。新导师是教研室主任,当时还是副教授。也是非常厚道的人,但毕业前我们打交到不多。他以前与人家合带过硕士,我是他第一个独立指导的硕士,即我是他的开山弟子。他自己也承认我搞的东西他不懂。从单纯学术师承的角度,两位导师都是名义上的。对后位导师,我把硕士论文中不太重要的工作发在他们学校的学报上,带上他的名字。我觉得作为硕士生也可以交待了。
    
  事实上,我从前面提到比我入学成绩高的委培生那里学到职业中的重要一课,科研经费的使用。从那时起,我就明白了,使用科研经费的最佳方式是变成现金自己自由支配。不过,那时的经费都是导师的经费,我只学会了变现花钱,还没学会申请挣钱。毕业后我们还有过些研究上的合作。他后来弄到个公派出国的机会,留在了北美;把夫人接出去,两人离了婚,他又娶了洋人。1、2年前我们还联系过。他改了行在美国政府的实验室中工作,近20年从来没回过国。经过不懈努力,基本上不会说中文了,但还能听懂。
    
  当时也参加过研究生院的社团活动。不过,这些与职业没有什么关系。我甚至还自费参加中国文化书院的函授大学后教育,提交毕业论文,得个毕业证书。这一切都是说明,我不是个全心全意的研究者。研究工作主要是我改善生存状态的主要手段。
    
  顺便一提与职业无关的事情。入学不到半年,我就听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去相亲。再过了一年多便去登记。研究生院给我开了结婚证明,但再三强调不许生养小孩。又过了半年我们办了婚礼,随后华北、华南、东南转了一大圈去旅行结婚,名义上是参加学术会议。会议地点在华南某省会,但去时在北京换车,回来时在杭州、上海停留、换车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5

主题

139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50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3-9 22:51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6 晋升讲师
    
  硕士毕业后回原学校工作,当时没有任何的犹豫。读硕士的学校没有博士点,有位教授曾提到更好的大学中有位博导要求推荐考生。当时新婚燕尔,没有心思再离家求学。况且最后弄学位论文准备答辩等事务性工作,也很让我闹心。“鸟倦飞而知还。”
    
  回到留校的学校重新工作后,我继续写写文章,同时也继续助些课。我已经逐渐习惯了小高校的生活。特别是不用再管学生,教师工作还算得心应手轻松愉快。从职称晋升的角度看,当时形势其实还是严峻的。在同一教研室,我前面有两个先毕业的硕士,一位早我1年,另位早3、4年。我读研之前共事的最早的硕士,已经考取博士生走了。传闻她与她先生是两个书呆子,大学里约会时也是一起看书。后来双双出国,现在可能是在某外企中国分公司当经理。我当时也没想太多,与两位先回来的硕士关系也很好。
    
  那时晋级很不规范,时常莫明其妙地“冻结”。我刚毕业时就处在冻结期。比我先一年毕业的硕士,本科比我早两年,也没有职称。或许我们都应该是助教,但其实连助教都没有评过。后来我填表写简历时,写到这段,开始写“教师”;人家都说不通,让写“助教”,我也就冒充助教了,不知是否算伪造简历。还算幸运,硕士生毕业1年多点的时候,晋级恢复了。
    
  按当时的晋级的年资条件,本科毕业7年,或硕士毕业2年,我不论从那个角度算,都差一点。本科毕业6年,还算上读硕士的时间;硕士毕业1年多。其它的条件倒都够了。助课的时数够了,已经在主讲课程,还干过学生工作。教学这块肯定没有问题。讲师似乎没有论文要求。但我的论文足可当副教授甚至教授了。当时上报的论文,除《科学通报》有篇外,所谓一级学报上有7篇,高校学报5篇。当时我对文章的分量和作用还没有全面的概念。
    
  教研室的领导积极鼓励我报。现在回想,他们一定已经与系里甚至学校的人事部门沟通过。我稀里糊涂提出了申请。系上也同意。后来的结果,居然被批准了。
    
  我当时比较孩子气,还向管学生系总支副书记(因为比较熟)打听一起留校或分配来的其他同事。他给我解释,按硕士毕业两年的要求,我还差半年,但读硕士前还工作过2年,按文件精神,抵上半年有硕士学位的教龄也足够了。因此,这次给我讲师了。我估计,与我文章比较突出也有关系。领导想给,就会把晋级条件按有利的方面解释,从来都是如此。这样,我成那批新晋升讲师中年资最低的,即本科毕业比我晚的或同时毕业但念硕士比我晚的包括没念的,都没晋上。
    
  我稍加留心就应该发现,当时讲师算不低的职称。当时教授极少,副教授也不多,还有不少没有职称的教师。不像现在,几乎全是教授、副教授,讲师反而很稀缺了。就我们教研室而论,留校时的副教授已经退休,然后只有两位讲师升为副教授,其余都仅是讲师,包括干了一辈子快要退休的。其中一位副教授是最早赏识我的基础部主任的太太,她的晋升不是很令同事服气。再后来,我才知道,许多老教师不能晋升副教授,主要是他们没有本科学历,同时也没有必须的学术论文,哪怕只是发在本校学报上的。这是我最早的职称晋升概念,学历,论文,工作年限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5

主题

139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50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3-9 22:52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7 讲师前后
    
  晋升讲师其实对我的职业和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影响。当时的职业是不自觉的顺利,而生活是比较少有的闲适。
    
  讲师前后都一样,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是读书,虽然读书与职业没有太大关系。读过的书多数有点简单记录。做个小抽样,看当时每年7月正在读的非专业书。取得硕士学位当年,《吉本自传》、《荣格自传》、《弗洛伊德自传》、《思想家》、《经济体制》和《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》,大致翻阅《信仰的时代》、《冒险的适当》、《理性的时代》。第二年,Russell的《我的信仰 科学的观念》、《词语》《罗兰小语(上下)》(当时在忙晋级)。讲师后的第一年,《爱开玩笑的科学家》、《大学教学法》、《科学与科学家心理学》(Psychology of Science by Maslow的译本)、《论数学本质》、《物理学家的自然观》、Russell的《教育论》和《权力论》、Chuang-Tzu(冯友兰译)、《世说新语》、《谈美》、《美国梦寻》、《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》。第二年,《魏晋风度和东方人格》、《情史》、《蒙求》、《怎样写科学论文》、《科学研究的艺术》、《发展社会学》、Knowledge from the West: Health and Medical Care、《科学的社会运行》、《传统与中国人》。
    
  晋升讲师前后,文章都继续在写。从毕业到晋升副教授的4年,每年发表6到8篇研究论文或简报。总有2篇是本校学报,另有篇是其它高校的学报,还有就是不错的专业期刊,即所谓一级学报。当然是比较广义的,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学报,未必是最好的学报。当时还是有一点点压力,学校每年申报论文,同时发点奖金。国际期刊和会议以及国家一级学报是一等奖,奖金每篇30元;地方刊物和大学学报是二等奖,奖金每篇20元;会议论文和其它论文是三等奖,不论多少篇,总共奖金10元。我总是全校第一,但要保持占全部论文的比例不降也不容易。这就是我的发表压力。
    
  这个期间也开始发表教学论文,最初是在本校的《高教研究》,后来也有全国性的《教材通讯》(现在的名字很气派《中国大学教学》)。我给自己订个指标,每上门课,不论新旧,要发表篇教学文章。这个做法坚持很久,当然最后也无疾而终了。
    
  教学工作也在做。开始主讲基础课,同时做门专业课的助教。我的教学学生没有反对意见,但也谈不到很受欢迎。虽然我小心掩饰,但内心深处我缺乏对所教本科生的关心。后来对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要好得多。
    
  有件从职业角度比较有意义的事情。省科协评青年优秀论文,我通过地方学会申报,得了个二等奖。奖品是套不锈钢餐具。重要的是,我过去一直以为奖是有关部门发的,从那时起明白了奖原来是自己报的。这个观念对我职业发展非常重要。
    
  真正从职业角度比较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到一个基金,是校内的启动基金之类。硕士毕业后1年多得到的,只有2千还是3千元。我用这笔钱报销版面费,当时正是刚开始收版面费的时候,还是有不少期刊不收版面费,或志愿交版面费。还报销书费和复印费。偶然还有短途出差的差旅费。
    
  这笔钱特别经用,因为学校财会制度上有个小小的漏洞。这笔经费名义上是我的钱,但使用时需要科研科长签字。而科长总是看也不看就签,毕竟是我的经费。但报销单到财会科后,就有在哪里下账的问题。如果我拿出经费本,就记在我的本上。如果我没不拿出来,因为是科长签字,就记到科研科的其它本子上,相当于学校替我出笔钱。这大概也是从硕士时那位委培同学哪里学的,他总能发现并利用制度上的漏洞。
    
  这段时间生活中还发生件大事,女儿出生了。我每天给她洗尿布时,根据上面大便的多少评定职称,从教授到助教不等。我现在也不清楚这样做的真实动机。是视职称如粪土呢,还是洗尿布时都不忘职称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5

主题

1397

帖子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4509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3-9 22:54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8 破格副教授
    
  破格晋升副教授是我职业上最早的比较重要的成功,虽然现在回头看,也没有什么。
    
  晋完讲师以后,晋级便年年有了。不仅年年有了,而且容许甚至鼓励破格,主要指没到规定年限,有时也指没有要求学历。晋完讲师后,我又在《科学通报》上发过两个简报,也在所谓的一级学报上发了几篇论文。因此,一年后,教研室的领导鼓励我申报特批副教授。当时部里订的副教授破格条件是下列5条中满足3条。5条是:1. 获国家级奖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奖;2. 负责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;3. 参加编写教材、著作或译著;4. 有3篇以上论文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;5. 主讲过2门以上主干课程或研究生学位课程或协助指导研究生。我当时的情况,如系里领导说,我条件不够,但他们认为如果主讲过两门主干课程便差不多了。
    
  我当时已经比较老道,判断学校一定会有破格晋升的,部里的审核要看学校的排队,学校排队的依据主要是科研(论文、项目、获奖)和教学,也考虑学位和出国。因此,我对校内的几个对手大致估计一下可能的对手有7人,其中有4人比我略差,3人与我相仿。后来似乎我认为相仿的人中有一人破格。另两人与我第二年一起答辩,至少有1人与我一起成功破格。应该说,我的判断还是有相当的道理。
    
  再过一年,又重提破格的事情。这次是随省里走。基本上仍是上述破格条件。我课程够了。论文大大超出,有15篇现在所谓的核心期刊,其中当时的一级学报有8篇, 2篇是《科学通报》上的简报,另外还有10余篇高校的学报。科研项目不够,只完成了学校资助项目。奖也不够,没有政府奖,只有省科协或全国学会的论文奖或教学奖。属于1条突出,1条满足,2条不够但有些沾边的情况。学校决定让我参加破格申报。
    
  第一关是代表性论文专家评审。既不保密也不回避,一位是本教研室的主任,另一位校外专家是我硕士导师。他们当时都只是副教授,自然都通过了。第二关是系学科组讨论,基本也是形式上的,7名专家5人到会,全票通过。
    
  真正实质性的校内关是校内大评委,每人10分钟述职,但没有提问和回答的环节。破格的候选人共11人,教授1人,副教授10人。我与另1位候选人是2年的讲师,其余8人都是4年的讲师。我事先估计,拿到半数是大有希望的。本系的评委和其他比较熟悉的评委将投赞成票,学校领导也会投赞成票,外语体育等非学术性系的代表会按领导意思投票,这些加起来已经接近半数了。其它的,就要靠述职报告争取了。
    
  我精心准备自己的述职报告,可谓三易其稿。总的设想是要实事求是,要谦虚,要有特色。尽管只是在三、四流高校,能熬到职称评委都不是傻子,自己是新手,动心眼比不过人家。在引言中,我大胆地提出自己对高校青年教师职责的概括,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前提,以提高自身学术素质为中心,以教学和科研为两个基本点。因此,先谈思想政治表现,很简单,也比较低调,在任何时候自己看都不会脸红。事实上,以后所有的填表,涉及这条都是用这个版本,真是一劳永逸。其次,谈教学。包括所主讲课程,教学的准备(钻研教材,学习教学研讨文章,跟班听课,阅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书籍),教学过程(备课,讲课,答疑,改作业),教学改革尝试,教学研究(简述教学研究论文),学生工作。也坦陈存在的问题,对调动少数没有兴趣的学生没有有效办法,某些教学内容处理上过于强调科学性对可接受性考虑不充分。第三,谈科研,先概述论文发表情况,然后分别谈两个主要方向上的工作,再谈自己今后要从事的工作。最后,谈提高自己学术素质,包括一般的文化修养(中国的先秦诸子、佛学典籍和古史要籍,科学史包括通史学科史和传记,当代科学哲学,以及科学大师的非专业作品),本学科的基础知识,英语(阅读很强,写不错,听一般,说较差)和计算机(待提高),数理科学中视野的开拓。在结束语中,我概括“注重在自身提高与胜任职责之间互相促进,始终在努力把握住知识的统一性和人格的完整性。”作为科学工作者,我试图如何任何。“作为教师,我试图打破文理界限,成为心理健康、精神平衡。关节一切人类面临问题的人。今后仍要继续向这两个方向努力。‘博而返约’‘君子不器’始终是我所追求的目标。”
    
  现在看来,我仍认为报告写的不错,虽然可能过于追求与众不同。不过,从程序上看,当时完全是闭门造车,事先应该给些关心我的领导和大教授看,请他们提修改意见。这个毛病在现在偶然还在犯,有时导致很严重的后果。无论任何报告,重要的不是我想说什么,而是听的人理解成什么。而人家如何理解是自己难以把握的,因此别人的意见是重要的。而且,更庸俗的想,没有人会反对采纳他意见的候选人。
    
  报告效果不错。第二天,师资科长透露,我以19票的最高票通过。大评委25人,到会20人,我只丢了1票。投职称票时,重要的是赞成票有多少。因而,反对和弃权效果完全一样。述职时,有一位给我的印象很深。他直接参照破格条文讲,显然每条都够了。但结果他成了2名校内出局者之一。师资科长说,“他什么都够,就是票不够。”他那么干也许有其原因,前一年报特批没成。
    
  又过约3个月,省学科组讨论的结果非正式的知晓。报上去的8个副教授候选人中批了4个。我的票仍是最高,学科组到会5人,有4票赞成。另3位都是3票。其中有位是以教学见长的,虽然研究也做些。副教授简单多数便可以。需要说明,在整个晋升过程中,没有任何幕后活动。尽管有些小学校比较黑暗,在我晋级的问题上,基本还是公正的。我这么说,并非仅因为我成功破格。两年后,我申报破格教授的努力就失败了,我还是这么看。
    
  在我29岁生日前两天,省报头版发条优秀青年教师破格晋升的简讯,提到在破格晋升的副教授中,最年轻的是我。后来有不止一人说我是全省最年轻的副教授,我还得一一更正,两者差别大了。省里批的都是些小学校的,好的学校自己可以晋副教授,肯定有比我年轻的。
    
  顺便一提,在非正式得知拿到副教授的当天,正式得知我获了当年的市优秀青年教师。我本来是报省里的,但没成功。这是我在初中获全市100名“雷锋式三好学生”后,再次获得官方的奖励。同时,还申报了“省百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”,也没有成功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招财猫咪网资源论坛

GMT+8, 2024-12-25 01:01 , Processed in 0.084501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